甘,寒。归肺、胃、膀胱经。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出血证,热淋,水肿,黄疸,热病烦渴。胃热呕逆,肺热喘咳,小便淋沥涩痛。
脾胃虚寒、溲多不渴者禁服。
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光泽,具纵皱纹,环节明显,节上残留灰棕色鳞叶及细根,节间长1-3cm。体轻,质韧,折断面纤维性,黄白色,多具放射状裂隙,有时中心可见一小孔。气微,味微甜。以条粗、色白、味甜者为佳。粉末特征:为黄白色。
1.白茅根忌犯铁器。切制白茅根忌用水浸泡,以免钾盐丢失。
2.临床可单用该品,或与小蓟、栀子、侧柏叶、牡丹皮等配伍,以增清热凉血止血之效。
3.热病津伤口渴,轻者可单用鲜品煎汤代茶饮,重者可配鲜石斛,天花粉、芦根等,以增强清热生津止渴之功。
4.热结膀胱,小便淋沥涩痛者,可与生石韦、冬葵子、滑石等配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