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石韦 > 石韦栽培 > 正文 > 正文

药王谷传说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0/7 19:11:48

(韦荧玫摄)

药王谷传说

◎卢国巧

药王谷里有药王,药王藏身康家塘。康家塘,在何方?云雾深处百花香。

话说麻栗坡境内的万亩原始林中,有一处千百年来与世隔绝的山谷,山谷里常年云雾缭绕,药香悠悠,蛇虫猛兽出没,附近村民皆不敢入内。

一日,一户人家因避难,从遥远的地方一路奔波,来到山谷,自谓好一个藏身的去处,在石崖下伐木建起一座房子,从此隐姓埋名,不问世事。

此户人家姓康,康家的小儿子名为康健。康健的父亲原是皇宫里的御医,医术高明,人称“康一符”,意为他给人看病只需一副药,药到病除,仿佛灵符。

康家为何要逃难至此?只因皇后无子,深得皇上宠爱的虞贵妃却捷足先登,怀上龙胎。为防止虞妃生出儿子,抢夺王位,皇后与“康一符”密谋,以保胎为借口,害死虞妃的孩子。不想事情败露,皇上怪罪下来,赐“康一符”死罪。在皇后的帮助下,“康一符”才得以逃出皇宫,捡了一条命。

为养家糊口,“康一符”不时出山,走村窜寨,为村民看病。

(韦荧玫摄)

康家房前屋后长年晾晒药草,把整个屋子熏得都是药香。小康健闲着无事常帮着干活,聪明懂事的他,耳濡目染,懂了很多药材的名字,药理、药性,父亲看他喜欢,旁敲侧击教化之,没成想他却深研,翻看了诸多家中医书,每逢跟随父亲出山,十几岁的他竟能给村人看病。

随着时间的推移,康家和山下的苗家寨、瑶家寨的关系越来越融洽,村里人生了病,直接来到康家医治,父亲先是指导康健开方抓药,后来便把看病的事交给他了。自己却痴迷于青山绿水,又是种树又是种花,篱笆园里养猪养鸡,池塘里养鱼养虾,他还在屋后山脚下挖了一块地,专门种植各种药材。渐渐地,有人从山下搬了上来,挨着他家,一户一户,形成一个小小的村落,自名康家塘。

村中人以打猎、种植草药为生。山中打猎、寻找药材的人越来越多,总会遇上蛇虫猛兽所伤,或是染上头疼风热之病症。康健在父亲指导下均能一一救治。二十出头的他,已被当地人称为“康神医”。

山里的药材越种越多,当归、白芨、黄精、石斛、川芎、天麻、石韦、龙胆、半夏、红根、芦荟、苦参、草乌、草果、南藤、重楼、荸荠、黄连、海芋、通草、菖蒲、野姜、野艾等,林林总总,不下百种。空气里弥漫的悠悠药香,久久萦绕,一片又一片的药材花开花谢,四季更迭。

(李鸿凯摄)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康家塘出了个“康神医”的消息不径而走,很快传到了皇宫里。虞妃料定“康神医”就是“康一符”,或者是“康一符”的后人,于是安排心腹,打探“康神医”的下落,务必除之而后快。

为确保万无一失,虞妃的心腹暗中派了好几波人探访康家塘,因山高林密,不得其路而入。加之山下的苗家寨、瑶家寨与康家塘关系甚好,见有形迹可疑的人入村,都巧妙地打发走了。

防得了一时防不了一世,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诡计多端的虞妃心腹装成病人,要找“康神医”看病,最终混进了康家塘。

按照虞妃的吩咐,“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人”。在一个深秋的深夜,村人都已熟睡,一把无名之火点燃了康家塘的茅舍,火光之中,虞妃心腹带领武士挥刀奋力砍杀,不留活口。火光染红了半边天,把整个康家塘以及家园背后的一大片青山一并烧着了。那熊熊大火,在一阵阵秋风中越燃越大,在山下都能听到柴草燃烧的噼里啪啦声,令人心惊胆战。

天明后,外出给人看病的康健踏露归来,看到的只是一片烧焦的残骸。康健双膝跪下,哭天喊地,把自己哭晕了过去。要不是瑶家寨的人请他下山看病,他亦必死无疑。

等众人上山把火补灭,昔日的悠悠药香,早已被熊熊烈火吞噬,被糊臭替代,一阵风刮过,扬起的灰尘拧成一股,在天空里打转。

(韦荧玫摄)

康健醒来,痛不欲生。他在一处岩石上看到一行血写的大字:罪臣“康一符”,图谋不轨,杀害皇子,虽远必诛。始知这段血案,与自己的父亲有关。

康健掩埋了父亲和众乡亲们的尸骨,决意离开这片伤心之地,四海云游。

好心的村民劝康健下山生活,倔脾气的他死活不肯。因为他怕连累村里人,为他们的家事,已经白白的搭上了几十条人命,他不希望悲剧再次发生。

自幼隐居深山的康健,不知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知今后该往哪里去。

过去康家富裕,不缺柴米油盐,他都是免费看诊,遇上饥荒、瘟疫年代,还给乡亲们施粥、赐药……

现如今,免遭祸乱的康家后人,就孤孤零零一个人,一无所有,又不愿下山度日。见他一筹莫展,村民给他送些柴米,瑶家寨的一老者送他两条看家犬,指引他进洞避乱。

“食人洞向来只进人不出来人,进洞的人一个个鬼哭狼嚎死在洞里,寨老们商议封了洞,现如今历经一番大火,想必再厉害的猛兽也被烟熏烧死。

你就不必害怕,过些时日,我让人给你送些吃的过来,我不能违背约定,不能送你进洞。”把他带到山洞前的老者如实告知。

他带着粮食,领着两只犬进了山洞,在老者的视线里,而那老者怕人多嘴杂,没告知任何人,一人带他进的山。

(袁微摄)

进洞不多久就漆黑一片,他点亮柴火慢慢前行。洞内弯弯曲曲,顺着狭窄小道走,只见那些残骸一具具,大人的、小孩的,瞬间毛骨悚然。想到自己的家人惨遭变故,他这捡回来的小命也无处藏生,不要也罢。继续向前,大约走了半个时辰,只见一方水潭,亮亮闪闪,映照着一侧一条宽阔的路延伸。循迹而去,不料被一条黑灰色的巨蛇缠住大腿,挣脱不能,耗尽力气昏睡了过去,两犬害怕得退出了洞外。

“他生身上的药香,怎会如此熟悉,眼里的倔强怎会和主人那么相似,难道说他们之间有血缘关系?”如此想着的蛇,在一旁焦虑地望着他,眼神里自带几分悔意。躺在地上的康健,满头大汗,口渴得厉害。有那么一瞬间想过死,盼着下黄泉见家人,又有几分不甘,父亲描述的大千世界,还未去一探究竟……

醒来的康健,只见那巨蛇温和起来,没有伤害自己的意思,只是向他摆头,好似很痛苦的样子,康健一点也不害怕了,他走到蛇的眼前一看,蛇的头后有一个肿瘤,很大,疼得只流眼泪,他忙上前给它用针刺破脓疱,又给敷上草药。大约过了三个时辰,取出浓液,那肿瘤消了,很快长出红丝丝的新肉来,这蛇一下精神起来,向他三点头,嘶叫了几声。

蛇向前朝他点点头,要他跟它走,他没多想,很温顺地跟着巨蛇走,七弯八拐,不多会儿,一宽敞的洞里光亮闪闪,宛如白昼。圆形洞口前领路的蛇朝里拜了三下,他也跟着拜了三下,走进洞里他傻了眼,一副黑色棺木里躺着一具尸体,相貌与父亲无异。

(韦荧玫摄)

早些年曾听父亲谈及,有个孪生弟弟,他们长得很像,学医路上慢慢其修远兮,父亲向往人间的繁华热闹,而他的弟弟却向往仙境修炼仙术。急于求成走火入魔,被赶出家门。叔父一走杳无音讯,好像不世一般。想不到他竟先他们一步来到这里。冥冥中自有天意,后来他们一家为避难也来到这个地方。

好奇的康健看向四周,只见那书案上,笔墨纸砚未来得及收拾还摆放着,落满了灰尘。镇纸下压着一张发黄的纸,字迹清晰可辨:悔不当初,治病救人,如哥般行走。醒悟之机,为时已晚,魔道求生,侥幸记下毕生所学,只盼有缘人,书稿面世,救济苍生。

顺势看去,书案上真有两本书稿,上一本药书,下一本炼丹术。

于康健而言,再好的医书也无心理会,只是寥寥一看,放回原位。嘴里念叨“将死之人,又何必多此一举,切莫糟蹋前辈心血。”接着哈哈大笑,洞里回声四起,仿佛有无数人在笑。

嫌那光亮碍眼,他回到水潭边,饿了吃些干粮,渴了喝潭中之水。吃吃睡睡,睡睡吃吃,待干粮用尽,索性不吃不喝,躺地上与死人无异。

大蛇见自己的救命恩人终日浑浑噩噩,虽说洞内汇聚日月精华,他不会有性命之忧。可是前主人的交代,如何让他完成?面对它的救命恩人,又该如何报恩?在他为它治疗时,蛇就认定他是新主人,不离不弃。

蛇摇头摆尾,嘶哑地喊叫了几声。急得在洞里来回打转,急中生智的它,朝康健所在的方向匆匆爬去,恶恶狠狠地把他缠住,高高举起,越缠越紧,紧得他快窒息,他还是一声不吭,恼怒的它也一声不吭,高空里扔下他。他沉住了气,还是没吭声,它又一次举起抛下,摔得更重,他还是不吭声。那蛇无奈地摇摇头,垂头丧气地走了。

(韦荧玫摄)

从此人和蛇就杠上,主人睡觉,它就把他吼醒,时不时挨一顿凑,鼻青脸肿,鲜血直流,直到他跪地求饶。那蛇把他从地上卷起,举到书案前放下,用尾巴拾起书本递与他,示意要他读书学医。他只好点点头同意,无奈的蛇,尾巴一甩,把他按了跪在地上。意识到蛇厉害的康健,心想自己又死不掉,与其浑浑噩噩,倒不如静下心来读书。

从此他安心读书,蛇也不再为难他。

康健常在夜晚去洞外,一去就是三四个时辰,看着洞外焦黑的山峦发呆,时不时还流了泪。静下心来的他很是想念父亲,想起父亲的教诲,让他不要生活在仇恨之中,否则他活一世都会不开心。这是父亲生前的谆谆教诲。活得最清醒的还是父亲,早早就知道会有那么一天到来,教授了很多生活技能给儿子。不放心他的蛇也时常偷偷的跟着去,看穿他的心情,照顾起他的饮食起居,给了他前主人留下的花籽。那些花籽一粒粒皆源于它的主人精挑细选,就是为防止火灾而留存的,种子吸收日月精华后,更为纯良,药效更佳。为避免横生枝节,他选在有月光的夜晚播种,一年两年三五年,被烧坏的树桩发了芽、长了叶,花籽也生了根长了叶,开了花结了果,他也同样采摘药材种子收存,避免绝灭。

看到他的良苦用心,蛇引路带他进炼丹房,修学炼丹术。吸取日月精华的蛇,不再是一条普普通通的蛇类,加之前主人的教化,它听得懂人话,通晓简单的手语。

有医学底蕴的他,加上蛇的倾囊相助,很快他上了手,练出了与叔父药效、药形、药色相一致的丹药。

时光仿佛停滞,深陷炼丹术的他忘了愁苦,一腔热血付与药书、药房、炼丹房、山林。他在前辈的基础上改革创新,添补记录不详,更改误处,誊抄书稿,研习药材生长习性,在树林里饲养动物做药理测试,病理研究……

进洞十年,他甚少出洞,连那位当年送他进洞的老者也不再派人送食物,而他也不再需要山下的食物。他带去看洞的两只左右犬,吃了丹药,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看家犬,成了能帮他看丹炉、整理药草的神犬。盼着天下太平,世人能过上欢乐祥和的生活,康健改左右犬的名字为:平平、安安。

(袁微摄)

山中无岁月,春去又冬来。也不知过了多少年,康家塘树木长成,药草芳香。

那年冬天雾气特别大,不时看到一股浓雾从康家塘的上空直直地坠到地面。山下的苗家寨、瑶家寨人都认为是妖孽在作祟,否则康家塘怎会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每当浓雾出现,山下就会组织村民上山砍雾。锄头、镰刀、斧头全上阵。从山脚就一路吆喝着上去,大喊“不除妖魔,无立身之所”。

不死心的山下人,频频聚集村人砍山雾。

忽一日,康健在梦中遇见太上老君。老君对康健说:“请你告知山民,不要再砍雾。那不是雾,是为你搭建的天梯。当天梯成形时,你就来到天庭,做我的炼丹童子。”

康健悄悄溜下山,入瑶家寨的老者家里,把老君的话告知老者,让他阻止村民砍雾。大家相信老者,确定那雾不是妖孽,总算把砍雾的事情丢到一边。

那雾越聚越浓,越聚越浓,终于化为一道天梯。康健带着神犬,登上天梯,往天庭而去。经过康家塘上空时,康健解下身上所带的一包草药种子,随手撒下。

第二年春天到来的时候,康家塘长出上千种药材,这些药材,不但能为附近村民消除病痛,也成为他们换钱贴补家用的生活来源。渐渐地,人们便把康家塘称为药王谷,把康健尊为“药王”,把他居住的山洞奉为“药王洞”。

主办:麻栗坡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编辑:胡孝菊审核:袁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iweia.com/swzp/5124.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石韦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