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石韦 > 石韦特征 > 正文 > 正文

千金难买道家术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7/1 20:47:55

千金难买道家术

  天气开始变凉了,谁能让你在寒冷的日子里不会缩手缩脚、畏头畏脑,不用担心天气的变化造成身体的病变呢?“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外邪之气,怎么才能抵御它们,而不会让我们担心疾病的侵扰呢?

  岁的张三丰,岁的药王孙思邈、岁的陈抟,传说中历夏商两代活岁都不见老态的彭祖、还有晓梦化蝶高寿的庄子,这些道家大师的寿命都很悠长,秘诀是什么呢?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佛家、道家三足鼎立。这三家都讲养生,但讲的深度和广度不同。从深度来说,道家讲养生,着重点在于通过自身修炼,达到长生久视、羽化登仙的人生境界。从广度来说,道家不仅全面继承发展了中华传统诸家的各种养生方法,而且还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多渠道、多层次的养生保健体系。

  彭祖高寿是因为他特别注重食疗,他发明的“雉羹”是我国典籍中记载最早的名馔,是选用雉鸡,加以养生辅料,用文火煮6—8小时做成的,是调养阴阳失调的养生食谱,此外我国养生名菜“羊方藏鱼”“云母羹”也源于彭祖。而彭祖还注重动静结合锻炼身体,把长寿气功作为强身手段,彭祖认为保神是养生的根本,切不可伤神、散神、烦神、败神。

  在人均寿命只有不到30岁的先秦时代,庄子竟然活到了83岁,这不能不说是个高寿的奇迹。庄子为何能如此长寿呢?根据庄子言论:“人之养生亦当如是,游于空虚之境,顺乎自然之理。”这就是说要保持健康,须清心塞欲,遵循自然法则。庄子十分推崇心境平和、从容自得、处世旷达,认为唯有如此,才能实现长寿。

  另一位道家养生大师就是“药王”孙思邈了。孙思邈不但在养生理论上有自己的创见,而且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岁的高寿。他的养生就是修身、养性、淡食、运动、健脑。

  道家在饮食、运动的物质层面养生之外,更注重精神层面的养生。现代科学实验证明,长期的情绪不良不仅会加速生理的衰老速度,而且还是造成许多疾病的重要原因。道家早就懂得这点,所以把精神养生放到很高的高度上来认识和实践。

  道家也是我国中医药的鼻祖。现在社会上普遍流行的足疗保健养生方法就是起源于道家的按跷方法。道家的炼丹术,发展出中医药的加工制药技术。道医道药在养生祛病方面都有独特的功效,道家内丹术,道家辟谷术等等,通过几千年的发展,道家掌握了大量有效的养生长寿方法。

道家秘术-辟谷

  “辟谷”源自道家养生中的“不食五谷”,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养生方式。它源于先秦,流行于唐朝,又称却谷、去谷、绝谷、绝粒、却粒、休粮等。辟谷最早的记载源自《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作为一种延年益寿的养生法则,辟谷在很多古书典籍里也有记载。

  传统的辟谷分为服气辟谷和服药辟谷两种主要类型。服气辟谷主要是通过绝食、调整气息(呼吸)的方式来进行,其效用目前缺乏科学依据;服药辟谷则是在不吃主食(五谷)的同时,通过摄入其他辅食(坚果、中草药等),对身体机能进行调节。

  集秦汉前礼仪论著的《大戴礼记·易本命》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

  而《人间》还载有实例,如记述春秋时鲁国人单豹避世居深山,喝溪水,“不衣丝麻,不食五谷,行年七十,犹有童子之颜色。”是为史籍所载最早之辟谷实践者。

  西汉有《去(却)谷食气篇》云:“去(却)谷者食石韦。首重、足轻、体轸,则昫(呴)炊(吹)之,视利止。”意谓初行辟谷时往往产生头重脚轻四肢乏力的饥饿现象,须用“吹呴”食气法加以克服。这里将辟谷与行气联在一起,和《庄子·刻意》将行气与导引联在一起一样,似皆表明此三术在先秦时最初存在的状态,即表明它们之出现是大体同时的。

  《汉武帝外传》载,东汉方士王真“断谷二百余年(当为“日”之误——引者注),肉色光美,徐行及马,力兼数人”。

  《后汉书·方术传》载:“(郝)孟节能含枣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

  曹植《辩道论》载郗俭善辟谷事,谓曾“躬与之寝处”以试之,“绝谷百日,行步起居自若也”。曹操招致的方士群中,甘始、左慈、封君达、鲁女生等皆行辟谷术。

  东晋道士葛洪反对单行辟谷可致仙的观点(主张择仙术之善者而兼习之,尤其必修金丹),认为单行辟谷可成仙是行气家“一家之偏说”,但并不怀疑辟谷术的健身延年效果。他在《抱朴子内篇·杂应》中说:“余数见断谷人三年二年者多,皆身轻色好。”并举出具体例子以证之:三国吴道士石春,在行气为人治病时,常一月或百日不食,吴景帝闻而疑之,“乃召取鏁闭,令人备守之。春但求三二升水,如此一年余,春颜色更鲜悦,气力如故。”又“有冯生者,但单吞气,断谷已三年,观其步陟登山,担一斛许重,终日不倦。”

  《魏书·释老志》载,北魏道士寇谦之托言太上老君授以导引辟谷口诀,弟子十余人皆得其术。又谓东莱道士王道翼隐居韩信山,断谷四十余年。

  《云笈七签》卷五载,孙游岳“茹术却粒,服谷仙丸六十七年,颜彩轻润,精爽秀洁。”

  《北齐书》中记载一个隐居于琅琊山的修行者,练辟谷之术,服用松子、白术、茯苓等生药,以求长生不老。

  《南史·隐逸传》载,南岳道士邓郁“断谷三十余载,唯以涧水服云母屑,日夜诵大洞经。”陶弘景“善辟谷导引之法,自隐处四十许年,年逾八十而有壮容”。

  《北史·隐逸传》称陈道士徐则“绝粒养性,所资唯松术而已,虽隆冬冱寒,不服棉絮”。

  《旧唐书·隐逸传》载,唐道士潘师正居嵩山二十余年,“但服松叶饮水而已”。其徒司马承祯亦传其辟谷导引服饵之术。

  《旧唐书》记载一个叫王远知的人,修习吐纳导引之术,服食灵芝和白术等,活到百岁以上,且头发乌黑、步履轻捷。

  《宋史·隐逸传》载,宋初道士陈抟居武当山九室岩,“服气辟谷历二十余年,但日饮酒数杯”。[3]

  《宋史·方技传》载,赵自然辟谷“不食,神气清爽,每闻火食气即呕,唯生果,清泉而已”。柴通玄“年百余岁,善辟谷长啸,唯饮酒。”

  《史记·留侯世家》记述留侯张良禀体多病,采用导引、辟谷等术疗疾并习练轻身之功。

  《北史·李先传》载:“(李先)服气绝粒数十年,九十余,颜如少童。”

  《宋史·陈抟传》载:“(陈抟)因服气辟谷,历二十余年……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

  ~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帛书中有一部《却谷食气》,论述练气功以却谷养生的理论与方法。

道家秘方

  孙思邈,唐代著名医药学家,道教名人。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七岁就学,日诵千余字。年青时,善谈老庄及百家之说,性好道家之学。后长期隐居终南山修炼、行医。唐太宗、唐高宗数次征召他到京城做官,都辞谢不就,志在山林,一心向道,终其一生。活了一百四十一岁。相传他擅长阴阳术数,神应无方。他将道教养生理论与医学相结合,认为人若长寿,就须讲究饮食起居,抑情养性,加以导引行气,食补药补,才能终其天年。他广搜民间验方、秘方,总结唐代以前的医学理论和医疗实践,加以分类记载,在医学和药物不方面做出极大贡献,因而被后世尊称“药王”。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摄生论》等等。北宋崇宁二年(年),他被追封为“妙应真人”。

  孙思邈一生隐修的地方甚多。据说曾在五台山隐居过,为了纪念他,后人遂将五台山称为药王山。唐初“四杰”之一的卢照邻曾经评道:“邈道合古今,学弹数术。高谈正一,则古之蒙庄子;深入不二,则今之维持诘耳。其推步甲乙,度量乾坤,则洛下闳,安期生之俦也。”及明末清初时有《药王救苦忠孝宝卷》,讲孙思邈救助白蛇,后得道成为药王的故事。

  在终南山,张至顺老道长在自己的木屋前后都种满了松树,每天都在松树下打坐静修,他说松树的清气对修行很有帮助。还根据道藏研制出了松针粉作药治疗高血压等许多疾病。用松针、山泉水、白糖酿制松针酒,不仅好喝,还有药用。

  我曾经把道长制的松针粉转赠给岳母大人,本意给她用来降血压的,没想到顺带还把她几十年大便不成型的问题给解决了,令人惊叹。

  松针有关的偏方,和有缘人分享:

  吃新鲜松叶一天,胜过晒干打粉末三天。若吃新鲜,四季皆可,春夏为佳,山中为上,采嫩绿细长柔软阳光多照的回家。先用净水洗去尘垢,用刀切得洗洗,或直接用牙细细咀嚼。只能喝生水(山泉水最佳),不得喝热水,宜绝一切烟火食物,绝一切咸酸辛味,可和蜂蜜红枣核桃仁松子仁花生苹果梨配合同吃。若用机器生水打成汁也可,不过不如咀嚼好。大人少年皆宜,不分身体是凉性还是热性皆可。

  神农本草经曰松是仙人粮,是道家服食辟谷长生成仙之仙药,百病皆愈。吃松柏开始难,半月二十天后就适应了,开始少至一二两,不分次数,想吃就吃,渐渐加到少吃它物,七天后睡眠减少气力增大脸色红润......

  在服食期间,可吃蔬果,但是不吃葱蒜韭菜香菜芸苔道家叫五大辛味五大荤物。

  《本草纲目》记载松针长期服用,治百病,安五脏,生毛发,耐寒暑,耐风吹雨打,轻身益气,守中而辟谷延年。为百木之长的松树坚韧顽强,而且松针强劲凌厉,艾医生说在中医看来松针是一种极具穿透力的药。“松针粉有润通之效能,去一身内外之风寒湿,化瘀血,通经络,散郁毒,云化通达之际,滋养五藏精气。适合于郁滞日久之体质。长期小量服用,可舒缓图安泰之功。可食七日休息两日。配合散步静养,以助气行周遍。如上或可休息一段,待其平复后续服。松针尤其适合虚寒体质,内有郁热的人,服用时宜配合素食为主,增加运动。”

太极圆,健康源,圆圆循环,太极养生几千年!

综合调理,提升体质,养生祛病,健康永远!

更多活动资讯,请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iweia.com/swtz/79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石韦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