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石韦 > 石韦特征 > 正文 > 正文

森林絮语二十一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0/9 10:58:15
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bdflx/160308/4782762.html

我开车去木鱼。冷硬的冬天仿佛有些柔情,山头上的树梢轻轻地挂上洁白的雾淞,路边零星开着的神农香菊探出一目金黄,落叶松林给地上铺一层铁锈色红地毯。以前,很喜欢松针的地毯,现在功利心占上风,松针腐化时间长,不宜做茶树的肥料。

人是如此,万物为我所用。自然主义者强调遵循自然规律,天人合一,实际上任何一个物种皆循自然规律而存在。比如淹不死的鱼类,它们的生存策略设计,定义呼吸水溶氧模式。

公路上车辆稀少,野马河水悠悠流淌。野马河是永不封冻的温水河,蒸发量大于普通河流,所以两岸的森林雾淞景象尤其优美。沿着河流向东,路过刘家屋场时,心里有些感慨,以前住在大龙潭的时候,偶尔会跑到这里宵夜。现在已经形成一个小镇的模型,天然小镇的形成,它是乡村过渡城市的初始。我在年考察黄河的时候,注意到50公里小镇,即大约在50公里路程,多数地方能诞生一个小镇。鄂西北山地情况有点不同,在小镇的一定距离,又可能诞生一个副小镇,刘家屋场或许会成为一个副小镇。

滑雪场的生意开始,造雪机隆隆地喷吐白雪花,酒壶坪漫山洁白,沉浸于雪的冰凉惊喜,这里过去被庐陵王命名为皇界,即房县与兴山的交界。可惜唐中宗政绩不彰,否则庐陵州大放异彩。历史烟云弥散,自然依然兴盛,到此游乐的人年年不同。山不会老,冰雪之下短暂休眠后,春天的海棠花彩云簇簇。酒壶坪的海棠花给我以茶季之美,锦簇云天之态可以铭心刻骨。我曾想过在酒壶之下造一个大酒窖,自己种植玉米,酿酒存放,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少时痴迷这一名言,如今认可时间才是忧的消化剂。

经过青天袍,本能地降低车速。我习惯性地眺望一下左手边的茶山,曾经考虑在那边经营一片茶园,后来果断放弃。主要无法获得森林腐殖土,而从山下背上去成本过高。前面的一段公路,弯曲回环,我在这里撞飞过七根护栏柱。快速急刹,车头左偏,当冲向悬崖的那一刹,心里悠的一想,此生结束了吗?好在车子被反弹到右边山上,滑下来卡在沟里。

青天袍最险的一段公路,常有过路车掉进沟里。但是,凭直觉却发现不了危险,这一节五百米的路段,有什么神秘性呢?这儿有一座山名叫挖断山,当地原居民世代相传,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请高人算出天下有三十九条龙脉,每一条龙脉都可能出一个帝王。秦始皇为了天下无人与争,遂派出人马将天下三十八条挖断,确保他的皇权永续。因此,青天袍的这条龙脉也被秦始皇的人马来挖,只是神农架这样的高山雄险,龙脉挖断不了,留下的挖断山依然耸立,森林繁茂,云遮雾绕。

自从想起龙脉以后,我通过青天袍这段回环曲折的公路车开得很慢,自然总是充满难解之迷,包括神农谷的一百米公路,同样充满神秘,通过那里时会有骤然减速的幻觉。年,科学家艾萨克·牛顿得出结论,地球的内部一定是由一种致密的物质构成的。在没能了解自然之前,我内心只有抱持敬畏。

木鱼街头人踪稀落,我曾在木鱼住过好多个年头,木鱼河哗哗南流去,繁花落在岁月里。想在此作一个文学路径的转身,步入全新的自然写作,只有一个梦,在森林的怀抱,活成自然之子。今次要到木鱼镇办理一个食品经营许可证。之前,食品流通许可证到期,主管机关也由食品药品监督局加工商局、质检局整合为市场监督管理局。办证的过程繁复,还算顺利,办好证件,去派出所对面小吃店吃一碗牛肉面。老板娘说,天冷,我给你多加一点面条,吃饱。很好啊,我又点了双份牛肉,小本生意,有人情味的商业。吃罢牛肉面,即开车去官门山看茶园。

由神农顶和韭菜垭汇集的石槽浅水微澜,裸露的河床巨石横陈,白晃晃的呈现水的流痕,这情境让我想起罗中立画笔之下的《故乡组曲》。圆润的线条和色块蕰涵山河与生命的张力,意欲爆裂,满满包含生机,一丝一线镂刻巴山与巴人的沧桑。在秦巴山脉的一隅,历史中官门山属于兴山版图,过去叫关门山,由一线天的通道进入,相传住着木鱼坪最大的地主。

有朋友问我,为什么要选择这里种茶?石槽河啊,它应该是一条著名的河,也是一条被俗世严重忽略的河。石槽河丰富的纹层状、柱状、半球状、球状和枝状叠层石,形成于中上元古时代。站在石槽河畔的茶园上,忍不住要讲讲叠层石,它在地质学界和古生物学界像常识的存在,对于我这种从事文学和种茶职业的人,总有欲说还休的神秘。

我在年第一次踏上石槽河畔,沿河观赏珍稀植物,那时候没有完成生态移民,进一线天之前还有一户人家,门前种有一方水田,齐整的秧苗与周边参差的植被形成自然与人工的交互之美。徒步石槽河,大约五公里的路程,在植物繁茂,湖北风杨簇拥两岸的间隙,看到红豆杉、小勾儿茶、领春木、珙桐和连香树五种第三纪孑遗植物,真的是天下第一的天然野生珍稀植物园。当时就想给连香树写一首诗,它们在河畔构成一个群落,高大的连香树,雌树在河这边,雄树在河那边,隔河相望,枝叶在空中伸展,意欲相握。它们的确被浙江大学植物系的一位博士生撰写了论文。那时候,我就被这些植物催眠,内心产生迷幻,以为在此能种植一片茶园,将有无限荣光。

当植物站在叠层石上,泥炭藓、石韦、狗脊蕨、红豆杉、珙桐、连香树、领春木、小勾茶和诸多现代植物林立,一路浏览,如同走过一条时光遂道,从远古到当今,基点是河床上裸露的叠层石。

叠层石由地球最早的海洋生物蓝藻依靠光合作用自养而成,在蓝藻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与海水中的钙、镁、碳酸盐及其碎屑颗粒粘结和沉淀而形成化石。季节变化与生长沉淀快慢,构成它们深浅颜色与形状。这么说好像也难以表达我喜欢叠层石的原因以及敬意,我常想观赏与抚摸它们,并且为我的茶树长在叠层石上感到自豪。

人类从哪儿来?大自然的万物从哪儿来?在叠层石形成的时候,每平方米的石面上生活着36亿个微生物,它们源源地向地球大气释放氧气,大约花了20亿年的时间,为地球大气生产了21%的氧气,此后万物的生长以及我们人类的诞生,都依靠了这些氧化的支持。现在有哪个物种敢说没有氧气能够活下去呢?所以,叠层石是生命的基石。

石槽河还是跟我初来的时候一样,夏天洪水暴涨,冬天细水悠悠。一声叹息,我请原居民给我采茶的时候,问到他们从前的石槽河是否如此?他们说不是这样,从前石槽河的水很深,水中有大鲵、齐口裂腹鱼、多鳞铲颌鱼和尖头鱥,他们叫尖头鱥为土鱼娃子。并且,他们叫所有的鱼都是用的土名字。后来,一个乡民在石槽河纳入保护区之前炸鱼,炸裂了河底,导致河水渗入地下河流走,平常时间河水就变浅了。

江涛、华媚春在年研究石槽河地质构造时,将这里的岩石命名为石槽河组,建立剖面。这是我看到的最早将石槽河纳入学术视野的时间。自此,为石槽河打开了一扇学术研究之窗,接续关于石槽河的地质、植物、动物、昆虫、水生物的学术研究源源不断,诸如王玉兵博士与陈发菊教授出版的《湖北省珍稀濒危植物》,胡宁发表在《华南地质与矿产》的《鄂西神农架地区中元古界石槽河组岩石特征及沉积环境》,范正秀发表在《古地理学》的《扬子克拉通北缘中元古界神农架群乱石沟组叠层石类型及其沉积学意义》,谢从新发表在《淡水鱼业》的《神农架多鳞铲颌鱼的生物学资料》,大至可以这么说,研究石槽河的各种学术论文,装订成册,一篇一篇地排起来,足可以在石槽河岸连成一条论文之路。

可惜,我本来想写一篇石槽河畔种茶的论文,基于我的懒惰成性,迟迟未曾下笔,只有几篇收入到我的散文集的散文面世。或许,将来还是会写,这样才能够混入石槽河学术群。现在,我抚摸石槽河茶园的茶树,冬天的太阳明晃晃的,山上照例有断续的几声麂子的吼叫,麂子的叫声被乡民称之为麂子吼,大致如患了感冒的人大声说话。

很久了,十年过去,我都在额角生出几许白发了,而茶树依然青葱。只道是石槽河悠悠,清水流不尽,青山复如初。

古清生

赞赏之情谊,大德存焉。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iweia.com/swtz/5135.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石韦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