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米自然博物馆》项目同学们利用育苗盘育苗播种
远在四五十万年前,生活在南鲁山一带的沂源猿人,就开始以采集植物种子、共同狩猎等方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了。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力量,产生对大自然的崇拜,并逐步进化到了农耕时代。一万年前的鲁中地区原始人类,开始种植庄稼、饲养动物,“逐水草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形成了后来星罗棋布的村庄和密集的人口。自古以来,人类与自然生生息息,密切联系在一起。
肖宏平老师带领同学们探访大自然
而今天的我们,尤其是青少年,却“五谷不分”“不识花草”。可曾经,鲁班因带齿的青草发明了锯;屠呦呦因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奖!
自然,不仅仅是花草鱼虫,更是科学与探索,实践与求知!我们决心改变这个状况,让青少年有更多机会亲近自然、认识自然、成长于自然!
绿丝带自然博物馆开展的系列活动内容
你好,大自然!20年前,一次带学生户外学习中,被学生采来一株野生植物而“问倒”的肖宏平,深感自己“功课不深”,竟然还有回答不上学生问题的时候!哪怕是学生随手采来的一株植物,他也要认真对待,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植物研学之旅。肖宏平老师给同学们讲解香铃子即香椿种子截止年,他已经拍摄超过10万张在地植物、野生植物、名花名草照片,记录整理科余种植物资料,构建了一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峨庄地区的植物分布图,打造出自己的“植物王国”。肖宏平老师的启蒙植物——有柄石韦植物认知卡——其中图像为(倍显微镜下有柄石韦孢子图像)简介绿丝带自然博物馆,依托峨庄自然教育科普基地、金山公益创业基地、文昌湖公益林基地、开心花园爱心花园社区自然教育基地,以及人民公园、植物园、齐盛湖、孝妇河湿地等全市10余个自然资源场所优势,以展厅、基地和云网博物馆相结合开展生物多样性科普与保护,提供自然教育相关的教研、标本、图书影像、生态研学及宣传活动等服务。
绿丝带峨庄石屋植物保护站
绿丝带自然博物馆展厅,位于绿丝带公益中心(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园林大厦6楼),面积约平方,集岩石、贝壳、土壤、种子、植物等标本收藏与展示;自然科学科普书籍、绘本、影像资料;多功能活动与宣讲空间。现收藏有余册自然科学书籍绘本,余部相关影像资料;配备有音响功放、投影、电视、电脑,以及云储空间等。
绿丝带自然博物馆展示中心全景图
多年来,绿丝带自然博物馆收集整理的标本、档案因经费短缺、时间较长、内容滞后等原因,已不具备或不能满足科普与服务需求。因此,淄博市绿丝带发展中心计划以社会筹款方式来完善馆藏、提升功能、更好服务,期望成为淄博市最全面专业、具有收藏展示科普于一体的自然博物馆。
项目
募捐时间:/8/8-/11/6
戳小程序码
为筹建自然博物馆
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捐赠后可自行下载捐赠证书哦
捐赠证书样式
捐赠回馈备注:如需以下捐赠回馈,请务必填写本人联系方式,或主动联系绿丝带:(加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iweia.com/swtz/4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