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的炮製/概念探讨/行踪记录
冬季秦嶺藥用植物生長科考行
文
席庸&小喬
秦嶺是個天然的中藥材寶庫。
中醫席庸每年都會以田野調查的方法,對秦嶺山中的中藥材進行實地考察。
發現升麻
三九的第三天,席庸大夫邀請了黨高弟先生與他同行進山。
右一:黨高弟先生
黨高弟黨高弟,植物學家。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高級工程師、資源保護科科長。紮根秦嶺山區四十餘年,對秦嶺植物如數家珍,積累了多種、1萬多張秦嶺植物的精美圖片,有些珍稀植物為秦嶺首次發現或拍到的實體樣本,為秦嶺增添了新的品種。
由於常年工作生活在大山裡,他對秦嶺的動、植物、氣候、環境及更深層次的自然屬性都有極深的領悟和認知。
他與著名作家葉廣芩合著的《秦嶺無閑草》成為全國首部植物人文著作。
黨先生參與或組織完成的書籍、科研項目多次獲得國家級獎項。多次進行秦嶺四寶珍稀動物的野外搶救,許多建設性建議、突破性科研成果反響強烈,對保護秦嶺珍稀動植物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席大夫說真正的秦嶺之寶應該是他。
他還是秦嶺動植物博物館的館長。近10幅秦嶺動植物攝影作品獲得中國國家地理等攝影比賽大獎。
冬季的秦嶺,冰天雪地
天寒地凍,蹣跚入山
山裡雖然冰天雪地,但是充滿生機
席庸大夫準守傳統中醫醫藥不分家的傳承,不僅臨床看病,還在自己的承山堂藥局研究炮製中藥。所以,對於藥材的要求十分嚴格。每年進山對藥用植物進行科考,是他了解植物的生長環境、掌握藥性、通曉天理的一門必修課。
進入秦嶺,猶如進入了中藥材的寶庫,裡面的藥用植物展示出他們在冬季的勃勃生機。
預知子(八月炸)
草烏(松潘烏頭)
鬼箭羽
藏刺榛
淫羊藿
野生靈芝
刺五加
雪地裡聚集力量的木賊
仙鶴草
野山楂
秦嶺的地貌及惡劣的天氣,為此次考行增加了難度,看似簡單的圖片,卻不知背後的勞苦,正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天寒地凍,千里冰封,道路難行
突然發現一只凍死的野山雀,正應了那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在結冰的石墩上只能挪步緩行
為了查看在山崖上生活的石韋,在結冰的河面上走過
隆冬時節,深山科考的艱難
講述水曲柳上的寄生植物
拍攝植物圖樣
野生植物採樣
查看動物足跡
嘗百草
手持鬼箭羽查看靈芝
進入深山,寂靜的山谷裡,一派郁郁蔥蔥的新生景象,在這天寒地凍中,竟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讓人不盡感歎自然的偉大。雪中的美景和艱難的攀登,很像我們的人生和事業。正所謂無限風光在險峰,這也是每次科考的深刻體會。
田野調查瞬間
感悟自然
考行其目的:
一、掌握秦嶺野生中草藥的更多信息資源。
二、醫藥不分家,在隆冬時節入深山,明了中藥生長的環境,知其性味原本,感悟自然的靜謐和藏於嚴寒中的力量。
三、在田野調查的過程中,時時提醒自己:敬畏自然,尊重藥材,不忘初心。
四、在科考的過程中,體悟天然相應,天人合一。
席庸考察手記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冬至以後,雖然白天日趨增長,但增長的速度卻很緩慢,地面日熱量收支仍處在逆差狀況,所以持續失去熱量,地溫繼續下降。地面總熱量收支逆差在“三九”時間才達到最大值。由於空氣的溫度主要受地溫影響,這就導致了“三九”時節氣溫最低,另外,“三九”前後,西伯利亞地區的冷氣團也發展到極為強盛的階段,強冷空氣的頻頻入侵也是造成氣溫低的原因之一。
從北而來的西伯利亞冷氣團被秦嶺阻擋,而科考所處位置為秦嶺腹地,是南邊濕溫與北邊寒潮交匯的地方,正是感受陰陽交匯、天地聚合、天人相應的最佳地點。
冬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也是萬物休養生息的季節。雖然萬木蕭瑟,但也是在為來年的新生儲藏力量。就好像黎明前的夜最黑,而萬丈霞光就是長夜積聚的蓬勃力量。
醫藥不分家,在隆冬時節入深山,明了中藥生長的環境,知其性味原本,感悟自然的靜謐和藏於嚴寒中的力量。
我們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有規律有節奏的生活,就好比大自然的四季更迭,循環往複。每一季都蓄積力量,都關乎我們的健康。
一年分四季,一日有四時。
春生—朝
夏長—晝
秋收—夕
冬藏—夜
順應天氣,謂之生。
冬藏
藏是储备能量,冬藏是为第二年春天的陽氣生发做好准备。
而四時中的夜,對應的就是冬藏。人,每天需要睡眠,而夜晚就好比冬天,正是儲備體能儲藏精力的最佳時機。而對應季節,在冬季我們就更要好好的休息,儲備能量。
這是個科技與物質如夜空焰火般絢爛的時代,很多人捨不得睡覺,覺得浪費生命。過分透支自己的身體,消耗能量,無形中就沖銷了我們的精氣神,對身體具有極大的傷害。
不規律的生活習慣是導致更多疾病的重要原因,當人沒有了健康,再好的機會也是枉然。
體悟四時,明了陰陽。一切人事均應順勢、順應人體自然規律和需求。這才是自然而美好的生活態度。
席庸
記於丁酉年隆冬
秦嶺山中
北京白癜风医院最好是哪家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