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好
学
习
备SIMPLE考
利水渗湿药:凡能通利水道、渗湿利水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利水渗湿药。可分为利水消肿药、利尿通淋药、利湿退黄药。
01
利水消肿药
茯苓
(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1、水肿、小便不利、痰饮;
2、脾虚证,兼便溏或泄泻者尤佳;
3、失眠、心悸。
茯苓+白术:利水渗湿,健脾燥湿。治脾虚水湿内盛,兼治妊娠胎动不安或兼浮肿者。
猪苓
(非褶菌目多孔菌科树花属药用真菌)
利水渗湿1、水肿,小便不利,湿盛泄泻,淋浊,带下。
猪苓又名:猪茯苓、猪灵芝
薏苡仁
(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
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除痹1、水肿、小便不利、脚气肿痛;
2、脾虚泄泻;
3、肺痈、肠痈;
4、湿痹,筋脉拘挛;
5、湿温病邪在气分。
薏苡仁又名:薏米
泽泻
(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
利水渗湿,泄热1、水肿,小便不利,带下,淋浊;
2、湿盛泄泻,痰饮。
02
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
(车前科植物车前草的干燥成熟种子)
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清肺化痰1、用于湿热淋证,水肿兼热、小便不利;
2、用于暑湿泄泻;
3、肝热目赤肿痛,肝肾亏虚,目暗不明;
4、肺热咳嗽痰多。
滑石
(一种常见的硅酸盐矿物)
利尿通淋,清热解暑,外用清热收敛1、湿热淋证,小便不利;
2、暑热烦渴、湿温胸闷、湿热泄泻;
3、湿疮、湿疹、痱子。
滑石+生甘草:清利暑热,又利水而不伤津,主治暑湿身热烦渴。
木通
(木通科植物木通的干燥藤茎)
利水通淋,泄热,通经下乳1、湿热淋痛,水肿尿少;
2、心火上炎或下移小肠之口舌生疮、心烦尿赤;
3、产后乳汁不通或乳少;
4、湿热痹痛。
通草
(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干燥茎髓)
利水通淋,通气下乳1、用于湿热淋证;
2、用于产后乳汁不下;
3、湿温证,水肿尿少。
海金沙
(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干燥成熟孢子)
利尿通淋,止痛1、热淋,血淋,石淋,膏淋;
2、水肿。
石韦
(水龙骨科植物石韦的干燥叶)
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1、热淋,石淋,血淋;
2、血热之崩漏、尿血、吐血、衄血。
萆薢[bìxiè]
(薯蓣科植物萆薢干燥根茎)
利湿浊,祛风湿1、用于膏淋、白浊;
2、治膏淋、白浊及湿盛带下之要药;
3、祛筋骨、肌肉之风湿而通痹止痛,为治风湿痹痛之佳品。
瞿麦[qúmài]
(石竹科植物瞿麦或石竹的干燥地上部分)
利尿通淋,破血通经1、用于热淋,血淋、石淋;
2、淤血闭经。
注意:孕妇忌用,妇女经期慎服。
萹蓄[biānxù]
(蓼科植物萹蓄的干燥地上部分)
利尿通淋,杀虫止痒1、用于热淋涩痛;
2、用于湿疹阴痒,蛔虫病,蛲[náo]虫病。
地肤子
(藜科植物地肤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利尿通淋,祛风止痒1、用于热淋;
2、用于湿疹,风疹,阴痒,湿疮。
灯心草
(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的干燥茎髓)
利尿通淋,祛风止痒1、热淋;
2、心烦失眠,小儿夜啼,口舌生疮。
冬葵子
(锦葵科植物野葵和冬葵的果实)
利水通淋,下乳,润肠通便1、湿热淋证,水肿;
2、产后乳汁不下,乳房胀痛;
3、肠燥便秘。
03
利湿退黄药
茵陈
(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
清利湿热,退黄1、用于黄疸;
2、为治湿热黄疸之要药,无论阳黄、阴黄皆宜。
广金钱草
(豆科植物广金钱草的干燥地上部分)
清热除湿,退黄,利尿通淋1、水肿尿少,黄疸尿赤;
2、善治石淋,热淋。
连钱草
(唇形科植物活血丹的干燥地上部分)
利湿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1、石淋,热淋;
2、湿热黄疸;
3、疮痈肿痛,跌打损伤。
“名词解释:
痰饮:指体内水液不得输化,停留或渗注于体内某一部位而发生的病证,这是广义的痰饮,其中痰和饮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在于它们都是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所谓“积水成饮,饮凝成痰”,其次它们又可能成为新的致病因素。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
淋浊:中医上一个疾病的名称,是指小便短少,排尿时疼痛,尿出混浊的病证。在西医上表现为小便时尿急、尿频、尿痛,排出物浑浊。
带下:中医的“带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泛指妇科疾病,狭义则专指白带的量色质气味发生异常的疾病。
脚气肿痛:是因起水泡、脱皮、瘙痒,严重的话,可能会感染流脓、糜烂、渗出等,是因为并发了细菌感染引起的肿痛。
湿疮:中医病名。湿疮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多形性皮损,对称分布,易于渗出,自觉瘙痒,反复发作和慢性化为临床特征。
石淋、膏淋、血淋、气淋、热淋、劳淋:属于中医淋证的一种,相当于西医的泌尿系统疾病,均有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等症状。
天
天
向
上
完图源:百度百科
扫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iweia.com/swfb/5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