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医公开课
第课
01,附子与仙灵脾、黄芪
朱良春教授认为脾肾阳虚是慢性肾炎主要证型,因此温补脾肾是强肾保真的重要治则。临证除舌质红绛,湿热炽盛外,均可以此为主药随证加减。附子、仙灵脾为对,不仅可以温肾,而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又用附子、黄芪为对,以固表益气培本,解毒利尿,改善微循环,且有助于肾功能之恢复。
02,黄芪与地龙
多年来,朱良春教授致力于慢性肾病的研究,确认益气化瘀为行之有效的法则。在药物的选用上,受王清任补阳还五汤启示,筛选出黄芪与地龙相配伍的方法。每日用黄芪30~60克,地龙10~15克。
补气以黄芪为主药,调整肺、脾、肾三脏之功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同时兼有利尿作用。化瘀以地龙为要品,能走窜通络,利尿降压。两药相伍,具有益气开瘀、利尿消肿、降低血压等多种作用。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以两药为主组成方剂,药后往往可收浮肿消退、血压趋常、蛋白阴转的效果。
03,黄芪与益母草
黄芪、益母草配伍用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证属气虚血瘀水停者。黄芪一般用量30克,益母草则要60克以上。黄芪补气,益母草利水,两者配伍,益气活血行水,可治气虚血瘀水停之证,若消水肿,益母草用量至90~克效果始佳。
04,大黄与大黄炭
两者均能泻下排毒,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黄泻下浊邪,可降低血尿素氮和肌酐,对多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均有良效。如服后大便在3次以上者,可酌减生大黄用量,以大便每日2次为宜。如加用六月雪、扦扦活、牡蛎各30克,石韦20克,可提高疗效。
05,水蛭与生大黄
朱良春教授常取水蛭克,生大黄50克,共研细末,装0号胶囊,每服5~8粒,每日2次用于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有活血散瘀、涤痰泄浊之功效,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此两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脂质代谢异常,消退水肿,对改善肾功能颇有帮助,显著提高疗效。
06,乌药与金钱草
二者配伍可解痉排石,用于治疗肾及膀胱结石绞痛。二者用量均较常规量大,一般乌药30克,金钱草90克。
《本草从新》云:“乌药上入脾肺,下通膀胱与肾。”朱良春教授认为大剂量乌药有止痛作用,以之配伍金钱草,可解痉排石,治疗肾及膀胱结石绞痛,屡收显效。
07,鸡内金与金钱草
一以化石,一以排石。金钱草清热利尿、消肿排石、破积止血,大剂量使用,对泌尿系结石的排出尤有殊效。他自拟“通淋化石汤”(鸡内金、金钱草、海金砂、石见穿、石韦、冬葵子、芒硝、六一散、桂枝、茯苓)疗效可靠。
08,生地榆与生槐角
生地榆、生槐角为治淋药对,生地榆凉血清热力专,直入下焦凉血泄热;生槐角入肝经血分,清泄血分之湿热。淋乃前阴之疾,足厥阴肝经循阴器,绕腹里,肝经湿热循经下行,导致小便淋漓涩痛,生槐角泻肝凉血利湿,每建奇功。二者配伍治淋,能迅速缓解尿频、急、痛等尿道刺激症状,并有明显的解毒、抑菌、消炎作用。
09,白槿花与白花蛇舌草
白槿花轻清解毒、利湿凉血,且甘补淡渗,气血两清。白花蛇舌草甘寒微苦,清热利湿解毒通淋为治淋要药。朱良春教授以生地榆、生槐角、白槿花、白花蛇舌草四药为主,自拟清淋合剂(生地榆、生槐角、大青叶、半枝莲、蛇舌草、白槿花、飞滑石、甘草)治疗淋证效果颇佳。
长按扫码注册点击查看详情
0成本打造自己的空中药房
免费听微课
学临床医案
打造工作室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报,作者孙伟,纪伟,安金龙。由明医公开课整理发表。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投稿请添加明医小兰iaoan
有其他感兴趣的、想了解的、想学习的内容
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
点“阅读原文”也可轻松注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