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线纹香茶菜Rabdosialophanthoides(Ham.exD.Don)Hara,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鲜品随时可采。
拼音:XīHuánɡCǎo
英文名:LinearstripeRabdosiaHerb
别名:熊胆草、血风草、溪沟草、山羊面、台湾延胡索、土黄连、香茶菜、山熊胆、黄汁草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常成丛生于山坡、路旁、田边、溪旁、河岸及草灌丛中。喜生于山坡、沟边、河旁或林下潮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化学成分:
溪黄草叶和茎中含二萜类化全物:溪黄草素(rabdoserrin)A、B、D,以及尾叶香茶菜素(excisanin)A,2α-羟基熊果酸(2α-hydroxyl-ursolicacid),熊果酸(ursolic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和β-谷甾醇甙(β-sitosterolglucoside)[2,3]。
药理作用:溪黄草有效成分溪黄草素A,尾叶香茶菜素A,具有抗癌活性,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有显着的抑制作用。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归肝;胆;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散瘀消肿。主湿热黄疽;胆囊炎;泄泻;疮肿;跌打伤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搽。
注意:脾胃虚寒者慎服。
复方:①治急性黄瘦型肝炎:溪黄草配防ZA浆草、铁线草,水煎服。②治急性胆囊炎而有黄疸者:溪黄草配田基黄、茵陈蒿、鸡骨草、车前草,水煎服。③治湿热下痢:一、溪黄草鲜叶,捣汁冲服;二、溪黄草配天香炉、野牡丹,水煎服。(①方以下出《中医方药学》)④治痢疾,肠炎:鲜四方蒿叶。洗净,捣汁内服。每天一次,每次五毫升,儿童二至三毫升。(《全展选编·传染病》)⑤治癃闭:鲜香茶菜二两,鲜石韦、鲜车前草各一两。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退黄。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
2.《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清肝利胆,退黄祛湿,凉血散痰。治急性肝炎,跌打瘀肿。
摘录——《中华本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