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石韦 > 石韦成分 > 正文 > 正文

第一闽山ldquo寻宝rdquo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4 17:20:23
第一闽山“寻宝”记(下)文:奇花异草、木栖、蓝鹊小巫、笑笑图:踏花笔记编辑部视频制作:明媚

白岩山的独特风貌吸引了我们,也勾起了众伙伴们的文兴,回来三四天,依然心潮难平,纷纷拿起笔,或三言两语抒情怀,或长篇写游记,或用心记下最美好的一刻,今予以一一展出。

一、奇花异草的“白岩山追花探药记”摄影:笑笑带队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时,

就曾首次感受白岩山优美的自然风光。

当时就想,改日定当再来。

国庆之际,花友相邀,

再次驱车来至白岩山。

一路上,熟悉的面孔映入眼帘:

沙氏鹿茸草、美丽胡枝子、南方红豆杉、

马兰、尖叶长柄山蚂蝗、半边莲、

竹节菜、肥肉草……

一个个精神抖擞。

有的还开着小花,似乎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摄影:一步

“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头天下雨路滑,

我们一行人皆小心翼翼,

踩着尚未风干的山路,

开始了追花探药之旅。

南方红豆杉的假种皮

在阳光下夹着晶莹剔透的水珠

闪现出红色光芒。

岩石上一个可爱的小精灵

——龙泉景天似乎在守望秋天的果实。

老重楼的出现引起了人群的小骚动,

作为蛇药之王,

它显得似乎有点羞怯,

把它硕大的果实藏在小树干旁。

木通(笑笑.3摄于鳝溪)

三叶木通(摄影:若风)

战战兢兢走过湿滑青石板

来到凉亭歇脚,

卷柏正舒展着它拳头似的鳞叶。

山上寒凉

相似石韦自顾自地抱团取暖。

马醉木和花椒勒也相依相偎

结着累累硕果。

三叶木通果实的出现

引爆了大家对于这个代表性作品的好奇。

偶遇乱了季节的油桐

(摄影:青色)

常山(青色.8摄于旗山)

常山尚未泛蓝。

石豆兰隐匿在峭壁上,默不作声。

白接骨已悄然结果。

长梗黄精垂着色果在苔藓间荡漾。

山鼠李、爬岩红还在,

蕨丛里“小青”在蛰伏

我在沟壑流涧奔袭。

寻找着曾经的过往。

白岩寺云山雾罩里伫立,

念着那碗面,再次来到白岩寺,

向寺僧讨要了一碗素面。

净心亭里

就着蓝天白云、远山近树

啃起了水果干粮,

且把凉水当美酒,仰脖一饮尽。

异药花(摄影:青色)

亭旁杂树野草,

为我们呈上各式大自然果品。

红豆杉的绿果、三尖杉的枣样果、白英的“红灯笼”

诱惑着我们每一个人。

当然,可食用的只有三尖杉

甜!还透着一股远古走来的中药味。

流连亭子之际,坡下传来阵阵欢呼。

四照花果实成熟了。

这个别名山荔枝的香港四照花

已擎出丹荔般的果实。

黄石斛(摄影:青色)

禅房花木深,

寺僧在一院落里种满了花草

除了建兰、蕙兰,还有石斛兰

一朵清丽的黄石斛花从朱柱间探了出来

整座庭院为之动容。

寺外,是另一番景象。

青苔路上布满了金毛耳草,

几株台湾独蒜兰傲立崖壁之上。

一束光打在一株带着翅膀的白精灵上

斑叶兰!身旁一片惊叫!

花友欢呼雀跃,排队拍照。

金毛耳草(摄影:青色)

台阶,还是台阶,爬满青苔的台阶。

岩壁巍峨,

转身即是万丈深渊。

路两侧没了普查时的杂草丛生,

也没了值得一寻的药草。

心中怅惘。

只有卷柏仍在,

黄丹木姜开着不起眼的小花。

垂穗石松、降龙草、南酸枣、

山梅花、冠盖藤、山鼠李……

一切如此熟悉。

颤着脚,

终点又回到起点。

路依然在前方。

二、木栖的“稻田小插曲”摄影:木栖

说是看花草

但当车路过一片稻田时,

大家不约而同地呼叫:

快停车!

未等车停稳,

伙伴们便急忙奔向田里。

这是一片在秋风中沉醉的田野,

阳光下稻叶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小剑,

昂首挺立,闪着金色的光芒,

成熟的稻穗像脉脉含情的少女,

似在颔首弯腰迎接我们。

摄影:一步

有童鞋蹲在田埂上拍照,

不小心一个趔趄,

一条一米七大长腿已直插田里,

待同伴们拽拉着,

上来已带出一脚泥巴,

同时溅起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

回程再次路过这片田地时,

赫然发现上午如黄色地毯般的稻田

只剩下一茬茬秸秆,

莫非这地毯是被早上的“那一脚”踢飞?

不禁愕然。

过路惊(摄影:紫色)

大家不免感慨

事物的易变与短暂,

继而又沉浸在新稻酿新曲,

举杯共秋风的畅想中

……

三、小巫的“昆虫记”摄影:小巫

我们所谓的美丑脏净,在大自然那并无意义,每个生命都在构建自己的轮廓。途经它们,仿佛能听到虫子们的生命钟在滴答滴答响。如果有虫的天堂的话,那屎壳郎一定是圆形粪团的模样。

——小巫

豹裳卷蛾(摄影:小巫)

?豹裳卷蛾

豹裳卷蛾,CeraeXanthocosma,卷蛾科的一种昆虫。幼虫期拼命进食,把成虫期所需的营养都准备好,吃植物叶片时,有的把叶片卷成筒状,在里面吐丝作茧。它是果农们的心头大患。

豹裳卷蛾自以为能瞒天过海——静静地伏在路旁竹竿上,豹皮似的花俏衣裳却泄露了它的秘密。它的衣裳如此华丽,如何能躲得过花友犀利的眼神?它鲜艳的颜色就是故意用来迷惑你,以至于很难一眼看清头与尾。

豹裳卷蛾的前翅黝黑,充斥着许多黑色斑点和短条纹,中间有一条锈红褐色带,具橙色斑,非常抢眼。而实际上它的头部是朝上的,橙色和红色部分是随时可以抛弃的部分。馋嘴的鸟类发现了它,必定一口击中鲜艳的部分,这样它就上当了!这部分碎了,真正的虫子就飞走了。这是弱者的生存方式(生物学家也管这叫首尾互置)。

尽管它如此弱小,但不影响它成为鹧鸪、大斑啄木鸟一样的时尚弄潮儿。

白毒蛾属(摄影:小巫)

?白毒蛾属

白毒蛾属是一类外观很不容易区分,整体白色的毒蛾科昆虫。

我见到的这种白毒蛾,浑身上下恰如白鲳鱼,在树阴下透着幽蓝光。当伙伴们专注于花草的美貌之时,我执着于观察这传说中的拟态的日本“白无垢”。它正用它如螯般的前足紧紧抱住一根枯枝,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我。据说它有毒,能瞬时为成为“新娘”杀手(白无垢しろむく是和服的一种。在日本的婚礼上新娘穿的婚服)。

镶黄蜾蠃(摄影:小巫)

?镶黄蜾蠃

膜翅目蜾蠃蜂科昆虫。腰部细长,是一种独居蜂类。

《诗经·小雅》:“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说的便是蜾蠃[guǒluǒ]的故事。它在产卵时衔泥筑巢(或寻找竹管),用自己尾上的毒针麻醉幼虫(菜青虫),在其身上产卵,供后代的食用。蜾蠃是鳞翅目的天敌昆虫。

四、笑笑的“八月炸”木通(笑笑.3摄于鳝溪)

一路的花果让人眼花撩乱。

国庆跟着伙伴们出行,激动的心情还难以褪去。在白岩山见到不少熟悉的植物,更多的是听老师讲解不认识的植物,收获颇丰。

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接触三叶木通,着实的兴奋。犹记得当时,一听前方的人惊呼“八月炸”,流连拍花草的人员立马聚拢过来,争相拍照。

摄影:青色

八月炸,学名三叶木通,木通科木通属植物。同行部分伙伴只在植物群里见过它的果图。去年这时还尝过植物群老师桃小香分享的木通属果实,但还是对它知之甚少。之前几年都只在春天里,看过它的花,却不知它在秋天里能结出这么受追捧的果子。

摄影:若风

往期回顾:

1.第一闽山“寻宝”记(上)

2.旗山草木记(一)

3旗山草木记(二)

4.寻花访草桐木关(一)

5.寻花访草桐木关(二)

—END—

欢迎扫一扫进群

备注植物爱好者

踏花笔记

欢迎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iweia.com/swcf/93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石韦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